江蘇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處下水道班班長李智慧當選江蘇“最美青年人物”她是一名80后,放著安逸的工作不做,毅然決定從事管道疏通工作。不坐辦公室做下水道工人婆媳關系降到冰點
2008年,李智慧從市城鄉建設局圖審中心考入市政設施管理處,出人意料地競聘上崗到下水道班當班長。家里有房有車有個安逸的工作,她突然做出這個決定,讓所有人訝異。她身邊的人除了丈夫支持,其他人一致反對,連鄰居都難以相信。為什么?她的回答就是想趁年輕做點有意義的事。“又不是沒有班上了,沒有事情做了,只能上這個班,心里不太高興。”李智慧的婆婆回憶當時的心情,“我說能不能不去,她就給我做思想工作,這個班你不上,我不上,誰來上?”帶著丈夫一個人的支持和所有人的反對,特別是婆媳關系的壓力,李智慧走馬上任了。盡管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可惡劣的工作環境、繁重的壓力,還是給她潑了一盆涼水。
“盡管我已經把這個工作想得很臟很累,但是實際工作后,差別還是很大。首先身體上吃不消,太累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曾一度讓李智慧非常焦慮。但是,她用年輕人特有的沖勁支撐了下來。2014年6月的一天,下午四五點,下暴雨刮臺風,鹽城后關路與人民路交叉口積水,路上汪洋一片,積水最深的地方大概有60厘米,水上漂的全是生活垃圾,人站在里面已經淹沒到大腿。當時,李智慧作為班長跟下水道工人們一起,抬水泵,拖水管抽水。“當時找不到下水道的窨井蓋,只能用手在水里一點點摸。”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處下水道班職工凌兆霞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覺得后怕,“當時垃圾又臟又臭,味道特別難聞,因為是夏天,還有蚊蟲叮。李班長帶頭下水,在污水里浸泡了幾個小時,忙到夜里三四點,水才排掉。”那天夜里,李智慧的腿被叮得全是紅點點,后來紅腫發癢了好多天。每逢下大雨、暴雨,別人都朝屋里跑,李智慧卻帶著班組往外跑,走街串巷,檢查道路積水情況,一旦管網堵塞,就必須冒雨搶修。
進入下水道班以來,她默默奮戰在城市維護的第一線。幾年來,帶領全班圓滿完成市區主要道路170公里的排水主管、40公里的雨水支管以及90公里的后街巷道排水管道的維護、管理以及防汛等繁重任務,多次成功處理管道堵塞、溢流等突發事件,每年清掏污泥雜物總量7萬多立方。通下水道從被動疏通到主動預防排查。李智慧的到來給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處下水道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她也給下水道班帶來了新思路新方法。“最主要的就是把工作做在前頭。以前一到下大雨也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李班長來了以后,趁天氣好的時候,帶領我們把管道疏通一遍,到了下雨天,我們坐在工程車上巡查就行了。”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處下水道班王登琴對這個“80后小姑娘”特別欽佩。
記者了解到,李智慧來到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處下水道班之后,她和她的班組每年清掏污泥雜物2000多噸,并創造了第一時間響應訴求,第一個到達險情地段,第一時間快速組織檢修的“下水道檢修一線工作模式”。面對被糞便以及雜物嚴重堵塞的排水管道,她已記不清多少次用雙手去掏挖;汛期來臨前,她帶領下水道班人及時處理管道堵塞,并對鹽城市區內易淹路段和排水不暢路段進行了調查摸底,有力地保障了排水體系的暢通。